再说一下档案数据怎样赋能新质生产力。我想,前提是要通过档案数据化和数据档案化使档案数据具有生产要素和资产属性,加入到生产和价值形成过程中。档案数据化和数据档案化都是对传统档案管理的重大进化,前者是对档案文本进行数据级别的管理,后者是对原来存在于档案之外的各类数据用档案方法管起来。这“两化”的管理对象都是数据单元,都具有可关联、可聚合、可分析、可计算等特性,具有要素形态和功能。档案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大致有两条途径:一是作为独立的数据资产形成产品和价值,进入市场和交易。有专家将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技术和产业归纳为三个领域,即数字、低碳和生物生命,其中数字技术和产业的覆盖面最大、渗透力最强。档案数据有可能以数据库等数据产品形式成为服务社会和进入市场的新质生产力形态。二是影响和作用于其他要素,在生产领域如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非生产领域如决策、协调等过程要素以及文化、业务等内容要素,从而加强这些要素的智慧化程度和创新力,提高整体劳动生产力和管理科学水平,这个过程就是档案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参与和赋能,都要求档案活动进入生产、业务、决策、管理、创新全过程,通过科学管理和创新,开发和激活档案数据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中的能量要素。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要搞档案领域的产教融合。《今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2018年提出的“无用阶级”概念最近被频频提起,说的就是大量人工被AI替代而无事可做的情况,尽管预测无用阶级会得到生活费不愁吃穿,但是没有社会贡献的无意义感是不可避免的。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档案产业和教育会面临这样的尴尬吗?目前档案产教在各自圈子里都面临自身难以应对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档案产业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下生存和发展自然不轻松。教育则面对全社会的灵魂追问:在课堂上灌输传统书本知识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智能时代吗?档案教育的滞后也日益凸显。自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以来,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撼的新技术几乎都是AI领域的,据预测,与人类智商相似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将于2027年实现,不久之后就会产生比人类智商更高的超级人工智能(ASI),很多工种和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档案领域如果没有新的格局和能力不可能自保其身。去年成立这个联盟,就是希望通过产教之间更深入、更实质性的融合共同提升自身能力,共同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长期以来我们说政产学研结合,现在说融合,一字之差,程度加深了很多。档案人要想在智能社会保持创新能力与生存活力,只有跟上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步伐,提升思考维度和人机互动能力,这就需要搞教育的和搞实业的拉起手来,在理论和实践的交融中挖掘档案的价值和能量,开拓档案工作的场景和疆域,赋予档案更多能量并转而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与AI共舞,与时代共进。希望我们共同种下的产教融合小苗能够在我们的共同培育下茁壮成长,助力档案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