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本期推文中,我们为大家选编了刘越男教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用好红色资源 传播红色文化 推动红色档案文献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小编梳理了相关实践进展案例,供读者结合理解、阅读,探索红色基因的传承与传播路径。
研究员简介
1.原文速递
用好红色资源 传播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档案文献数字化(新知新觉)
刘越男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09日第09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手稿等红色档案文献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类型。新时代,保护和开发红色档案文献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转化,形成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从而更好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摸清红色档案文献资源底数。摸清红色档案文献资源底数是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前提。可以按照其不同的信息类型进行数据化,形成目录库、全文库、专题库等多种数据库。如果将红色档案文献比喻为一棵大树,目录库是树根,全面汇总红色档案文献的标题、主题、年代、作者、收藏地等基本信息;全文库是树干,完整记录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档案文献原貌;专题库是枝干,按照红色人物、历史事件等主题汇聚目录和全文。建立这样的数据库,就能对红色档案文献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持续加强珍贵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无论是文物、遗址、建筑等实物红色资源,还是档案文献等信息类红色资源,都会因为年代久远、环境变迁等原因,出现残缺破损等情况。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不仅可以纳入通过扫描、转录红色档案文献形成的数字化成果,还可以纳入通过3D建模、虚拟现实、数字孪生技术对革命文物、遗址等实物资源进行全景记录形成的数字化成果,从而为利用数字修复、仿真等技术在数字空间对红色资源进行历史还原提供依据,实现珍贵红色资源的可持续保护。
繁荣发展相关学术研究。红色档案文献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红色档案文献记录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亟待深入研究。数字时代,知识生产方式已经从人工读写走向数据驱动,数据库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建立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可以为中外学者提供可靠可信的研究文献,促进红色资源的学术利用。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从红色档案文献数字化采集开始,积极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实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可以有效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助力红色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通过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馆联动,资源提供者、管理者和开发者通力合作,形成全面共享、重点集成、多库配套的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系统,实现各地区各部门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检索,有利于开展红色资源的智能化加工、体系化开发和产业化利用,能够更好发挥红色档案文献的数据要素价值,为优化升级红色文化产业链注入数字动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000676/6857750
2.实践进展
上海市档案馆红色档案文献的数字化转型
为实现红色档案资源的科学安全管理和高品质、高效能发展,上海市档案馆不断打造“数字档案”应用场景,在历年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加快数字化、完善数据库、搭建共享平台、提升传播效力等方式实现红色档案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转型。[1]
一、加快实现红色档案文献的数字化。档案馆将加快红色档案文献的高精度数字化扫描和拍摄,同时对红色档案文献进行抢救性修复保护,最大限度延长红色档案文献的寿命。
二、进一步建设完善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市档案馆将全力推进红色档案文献的文件级和篇名级编目,实现按主题内容以及按档案、报纸、刊物、书籍、图片、实物、资料等类别查阅检索,为社会各界提供良好的利用体验。
三、搭建全市及长三角区域红色档案文献共享平台。市档案馆将依托上海档案信息网数字档案查阅平台,公布完成数字化和已开放的红色档案文献,实现全社会共享利用;依托上海市档案目录共享平台,汇集全市各档案馆乃至文博、图书单位保存的红色档案文献资源;同时利用长三角区域档案合作机制,更广范围内推进跨区域红色档案文献资源的共享利用。
四、利用数字化手段,大力提升红色档案文化传播效力。市档案馆将积极开展红色档案文献研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自有传播平台与其他融媒体平台,大力推进相关档案的馆际交流、展览出版合作、文艺创作等,以图文、音频、视频、H5页面等多种形式,并将更多地使用VR等新技术手段,努力打造优秀的红色文化传播品牌,大力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力。
上海市档案馆推出的VR全景参观体验活动
贵州省档案馆建立红色档案数据库,开发红色档案资源
2020年来,为解决红色档案资源分散、集中开发困难问题,深入开发红色档案资源,贵州省档案馆对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红色档案进行全面摸排和收集,走访纪念馆、陈列馆、革命旧址遗迹32处,收集到红军长征在贵州时期档案文献资料200余件,同时赴中央档案馆收集档案50余件,通过整合资源、合作开发、深度编研等多种形式,首次较为系统地将红军长征在贵州时期形成的红色档案汇集于省档案馆,形成了红军在贵州档案资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省档案馆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档案资源,汇编出版《红军长征转战贵州重要档案选编》一书,采用全新的“三合一”编研模式,通过彩色影印档案原件、背景简要提示、录取原文内容的方式,将红军长征转战贵州时期形成的正反两方面的重要档案史料汇编一处,用档案讲述红军长征在贵州的故事。[2]
脱贫攻坚档案是重要的红色档案资源。省档案馆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级层面脱贫攻坚档案16961件接收进馆并完成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建立起省级层面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目录数据16961条和全文数据96304页。
此外,贵州省档案馆也在不断创新红色资源的展示方式,让红色资源“动起来”,通过全景技术、搭建网上展馆、VR展厅、云展览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实时呈现红色档案资源的全景面貌。2016年,贵州赤水开放国内首个以“四渡赤水”为主题的红色文化VR战争体验项目,通过VR技术将红色景区在虚拟现实中予以还原,让游客穿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用第一人称的角度身临其境地深度体验当年发生的历史时刻,更加有效的传承红色文化。
成都市档案馆“红色档案”编研专题数据库
2021年11月,成都市档案馆以编研项目的方式系统性开展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探索建立档案编研专题数据库,完成《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等7个编研项目。并在主动挖掘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基础上,依托全市“电子档案在线管理平台”探索建立“红色档案”编研专题数据库。该数据库依据编研项目专题分类建立,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和人工编研结合,融入更多智慧元素,能完整反映编研项目从选题确立、素材收集、全文数据、鉴定审核到编研成果呈现的全过程,从技术上确保编研项目所利用的档案有档为凭、有据可查,实现了编研项目信息共享,有利于红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留存、高效检索、集中利用和深入开发。[3]
2022年8月,成都市档案馆积极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合作,围绕红色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情况、档案解密工作方法、档案资政服务等方面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以不断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水平。[4]
成都市档案馆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召开视频会议
山东高青县“高青红色记忆”红色档案移交数字化
2022年,高青县档案馆对外印发《高青县档案馆关于征集红色档案及地方特色档案资料的公告》,抢救保护散存于社会组织和个人手中有保存价值的红色档案史料;拍摄制作《青城县志》《魏家堡伏击战》《南下干部中的高青人》等红色档案系列视频,全力推动红色档案与数字化融合发展,加快红色档案数字化建设,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利用效率。
同年10月,为进一步做好高青县红色资料的档案征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开展高青县红色档案移交进县档案馆保存活动。此次活动共移交了107卷、卷内件1203件文书档案、50件照片档案,共27盒珍贵的红色档案,完整记述了百年高青念兹在兹发展奋斗历程。县委党史研究中心认真梳理了这批党史史料中应当移交的重要档案范围,及时做好红色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形成了红色档案专题数据库,以方便群众查阅、学习,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利用效率。下一步,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以红色档案整理保护为契机,进一步拓宽红色档案收集渠道,强化做好高青县红色资源的挖掘、研究和开发利用,同时用好馆藏红色资源“活教材”,让档案工作为传播红色声音、传承红色血脉增辉添彩[5]。
高青县红色档案进馆移交仪式
山西武乡县红色档案文献数字化
2021年9月,山西省武乡县档案馆馆藏328卷1.94万余页革命历史档案网上挂接成功,实现了馆藏红色档案数字化查阅。武乡县革命历史档案所属年代从1939年至1949年,内容包括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太行三地委在武乡驻扎期间留下的部分档案资料,以及县委、县政府产生的各种档案,这批档案是研究党史、革命史的珍贵史料。为做好馆藏红色档案和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武乡县档案馆成立了档案数字化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档案数字化外包相关法规,严格按程序遴选有资质、社会信誉度高的第三方公司负责外包业务;加强日常监督,认真执行保密法规制度,精准填写档案出入库台账,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截至目前,县档案馆共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著录8996条,扫描29万余页[6]。
同年12月,山西省档案馆出品的百集档案文献纪录片《记忆》由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展示了珍贵红色档案300余件,采访山西省内外专家近200人。红色《记忆》以馆藏珍贵红色档案为切入点,以山西党史脉络为主线,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优势,用镜头讲述,让档案说话,深情讲述山西红色革命故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走过的辉煌岁月。
百集档案文献纪录片《记忆》画面截图
湖北省档案馆打造“一库一展一讲一刊”
湖北省充分利用数字媒介传播范围广的优势,搭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数字化平台、频道等,将湖北的红色名人、红色地标、革命史实、历史图片等进行整合,并提供搜索引擎,为在线享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
2023年2月23日,湖北省档案馆进一步召开“开发红色档案资源、服务先行区建设”座谈会,邀请相关部门及各界专家学者共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省档案馆介绍了红色馆藏、红色档案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库和数据库建设、开设“红色讲堂”以及红色档案展览、《档案记忆》杂志等有关情况。大家围绕开发红色档案资源、服务先行区建设深入交流讨论,对省档案馆“建设红色档案资源库和数据库、举办红色档案展陈、开办红色讲堂和办好《档案记忆》杂志”“四个一”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设想提出建设性意见。
会议认为,保管好、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是服务湖北先行区建设的具体举措,广泛征集整合和深度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应放眼长远、加强联动,建立常态长效合作机制,细化实化共建共享,形成合力,共同讲好红色故事,以大格局大开放大合作的理念,精心打造“一库一展一讲一刊”红色经典品牌。
湖北红色历史文化数据库链接:http://data.library.hb.cn:8001/hslswh/
湖北红色历史文化数据库
云南红色主题原创环境戏剧《红色档案室之一触即发》
2021年云南省青山如是剧社编创团队通过挖掘整理真实党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昆明圆通街小堆子11号巷设立的一座地下交通联络站为原型,创作出云南首个红色主题原创环境戏剧《红色档案室之一触即发》。戏剧由观众和专业演员互动配合才能完成,在“保护红色档案”的主旨剧情下,跟随一条主线,根据数条分支线索推进剧情不断向前发展。该戏剧以新颖的表现形式,让参与者在“沉浸式+角色扮演+任务游戏”的多种体验中,身临其境地体验峥嵘岁月里的红色档案历史,重温红色故事[7]。
《红色档案室之一触即发》剧照
《时空档案局》游戏界面
红图万里——红色档案数字人文平台
同样入选第四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的还有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团队的《红色历程 时光“穗”道——基于多维图像智慧系统的广州红色建筑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该作品以Tiki-Toki平台为前端平台,以MISS多维度智慧图像系统为中端平台,借助档案文献编纂方法,聚合45个广州红色建筑、108个革命故事。《时光穗道,红色印记》以开发红色档案资源、传承弘扬红色精神为宗旨,以广州市红色建筑档案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为目标,旨在深度挖掘红色建筑背后的广州红色革命资源。
作品链接:https://www.tiki-toki.com/timeline/entry/1825414/-/
[7]中国日报网. 云南首个红色主题环境戏剧 沉浸式变身“昆明地下党”[EB/OL](2023-2-2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65279929199132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