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中心
    • 中心概况
    • 领导团队
    • 组织结构
    • 定位宗旨
    • 主要任务
  • 新闻公告
    • 中心新闻
    • 活动公告
    • 学术动态
    • 行业动态
  • 研究团队
    • 专家顾问
    • 研究员
    • 学生研究员
  • 学术资源
    • 品牌论坛
    • 培训课程
    • 学术沙龙
    • 著作
    • 论文
    • 项目成果
  • 知识服务
    • 标准库
    • 法规库
    • Wiki词条
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
  • 走进中心
    • 中心概况
    • 领导团队
    • 组织结构
    • 定位宗旨
    • 主要任务
  • 新闻公告
    • 中心新闻
    • 活动公告
    • 学术动态
    • 行业动态
  • 研究团队
    • 专家顾问
    • 研究员
    • 学生研究员
  • 学术资源
    • 品牌论坛
    • 培训课程
    • 学术沙龙
    • 著作
    • 论文
    • 项目成果
  • 知识服务
    • 标准库
    • 法规库
    • Wiki词条
  • 主页
  • 新闻公告
  • 中心新闻
  • 活动公告
  • 学术动态
  • 行业动态

会议速递|第二届未来档案学青年学者沙龙

  • 2024-06-17
2024年6月1日—6月3日,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联合《档案与建设》编辑部主办的“第二届未来档案学青年学者沙龙”在江苏南京成功举办。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打造的国际档案周品牌活动,本次沙龙以“档案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档案学科与档案事业发展图景展望”为主题,旨在鼓励青年学者创新,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促进观点碰撞,培育繁荣的学术生态。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档案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图 1 档案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暨第二届未来档案学青年学者沙龙合影
一、开幕式致辞
2024年6月2日上午,开幕式致辞环节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裴雷教授主持,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国家级人才陈冬华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人才柯平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数据归档与档案安全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永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以及《档案与建设》主编刘鸿浩研究馆员致辞。
图 2 裴雷教授主持开幕式致辞环节
陈冬华教授高度肯定了会议面向未来的主题,表达了对于档案学科和档案事业发展的关切和期待。他表示了本次会议的召开的衷心祝贺,对与会来宾的衷心感谢。
图 3 陈冬华教授作开幕式致辞
柯平教授从学术研究的三个“观”谈起,勉励青年学学者树立正确的学问观,做到“先学后问,先问后学,边学边问”;形成有格局的战略观,关注党和国家的崇高事业,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也要形成聚焦观,凝练个人的学术方向,彰显自身的学术特质。
图 4 柯平教授作开幕式致辞
金波教授强调档案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同时也面临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青年学者肩负着推动档案学创新发展的重任。并勉励青年学者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的热情,广泛汲取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经验,为档案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图 5 金波教授作开幕式致辞
陈永生教授对会议的名称和主题进行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他表示需要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对档案学的未来进行展望与思考。同时,他也对表达了对于档案学青年学者的鼓励和期待,希望他们能分辨清什么是档案学的真问题和伪问题,从而就真问题展开真研究和真思考。
图 6 陈永生教授作开幕式致辞
刘越男教授首先代表会议的联合发起方和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认为本次沙龙立足数字化转型社会的前沿,坚持面向未来的会议主题,彰显了青年学者的学科担当和事业担当。并预祝此次前沿、开放、包容的未来档案学青年学者沙龙圆满成功!
图 7 刘越男教授作开幕式致辞
刘鸿浩研究馆员代表本次会议联合主办单位《档案与建设》编辑部致辞。他表达了《档案与建设》编辑部对于本次会议和青年档案学者发展的大力支持。刘鸿浩研究馆员还分析了档案学期刊的发展情况,并立足学术期刊的视角对档案学科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图 8 刘鸿浩研究馆员作开幕式致辞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还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档案学科带头人刘永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国家级人才黄萃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曲春梅教授,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政务系主任陈艳红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档案学青年学者们。开幕式最后,裴雷教授强调了档案学科在新时代的重要性,赞扬了青年学者的创新精神,并鼓励深化学术交流,推动档案学科发展。同时感谢所有参与者,并祝愿会议成功。
二、平行圆桌对谈
开幕式结束后,全国各地的档案学青年学者们开展了自由活泼的圆桌对谈。会议设置了六个平行圆桌对谈,主题如下。
对谈一: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大伟教授、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黄体杨副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谢诗艺副教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吕文婷副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曾静怡助理教授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热烈对谈。学者们着重探讨了中国档案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强调科技档案管理的中国特色及其实践应用中的挑战。包括民族档案学的发展历程,档案双元价值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档案学话语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等主题。
对谈二:档案与数据要素化。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周文泓副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丁家友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祁天娇讲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宁助理研究员、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宋懿讲师探讨了在数字转型背景下档案研究面临的新议题与研究方向。学者们分析了档案数据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有效组织和管理档案数据资源的方法。探讨档案工作在数据要素视角下的跨界合作机遇,以及档案数据在数字政府建设和公共数据治理中的应用。
对谈三: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档案文化建设。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任越教授、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马双双讲师、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唐长乐讲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谢鑫讲师、辽宁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姜珊讲师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热烈对谈。档案事业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者们就数字技术如何增强档案文化的互动性和体验性,传承弘扬红色档案文化,以及档案公共服务未来转型等主题展开讨论。
对谈四:档案事业与新技术的双向融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赵跃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杨建梁副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司徒凌云助理教授、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苏焕宁特聘副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潘未梅讲师面向数字化转型对档案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展开对谈。学者介绍了大模型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前景,分享南海档案资料管理技术的最新进展,并积极讨论档案事业与新技术融合的必要性与实践情况。
对谈五:档案学科交叉与跨学科合作。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戴旸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烨助理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杨茜茜特聘副研究员、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杨光博士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沐妍博士后围绕档案学科的交叉与跨学科合作展开对谈。学者们分享了跨学科研究经历,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对谈六:档案教育与档案人才队伍建设。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姗姗副教授、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常大伟副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房小可副教授、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小云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马伏秋 讲师、中国科学院档案馆吴志杰馆员讨论了档案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构建、档案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对策、档案教育与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在分享相关成功经验之余,也重点讨论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挑战。
三、快闪报告及海报展示
2024年6月2日下午,青年学者们通过快闪演讲和海报展示的形式,集中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观点。这些成果涵盖档案馆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在档案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中西档案学术语的对比分析、国家政策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影响、以及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的安全与共享等多个方面。专家们对青年学者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认为这些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并对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次活动为档案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展现了档案学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快闪报告
主持人:陈烨 助理教授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周文泓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发言人:1. 杨静 副教授 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

题目:面向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档案馆公众文化服务研究

 

2. 付雅明 讲师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题目:AGI时代的档案知识服务范式演化

 

3. 李思艺 讲师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题目:档案数据开放的伦理风险及其协同治理研究

 

4. 徐欣欣 讲师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题目:中西档案学术语的不同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

 

5. 杨千 讲师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题目:国家政策中档案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演变

 

6. 吉祥 馆员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

题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档案数据分类分级研究

 

7. 郭硕楠 博士研究生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题目:协同治理视角下档案数据要素化的逻辑起点与可行通路

 

8. 崔浩男 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题目:融合、关联与体验:多模态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趋势

 

9. 代林序 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题目:网络史学背景下的档案学发展策略研究

 

10. 刘卉芳 博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题目:数字人文视野下历史档案数字整理的人文旨归

 

11. 刘泽禹 博士研究生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题目:国家数字化转型视域下档案文化治理研究

 

12. 杨寒沁 博士研究生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题目:面向精准服务的网络档案资源用户研究

 

13. 张博闻 博士研究生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题目:个人信息“权利束”视域下人事档案当事人权利体系构建研究

 

14. 文利君 硕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题目:数据归档背景下对“来源”的再认识 ——基于档案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双向考察

 

15. 赵宇 硕士研究生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题目: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非遗档案赋能文旅融合:价值意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16. 张嘉玮 本科生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题目:档案数据要素的内涵与要素化路径分析

 

点评人:

孙大东 副教授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

景红 副教授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陈建 副教授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会粉 副教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张帆 馆员 《档案与建设》业务编辑室主任

四、闭幕式
闭幕式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司徒凌云助理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周文泓副教授作为沙龙发起单位代表回顾了沙龙的起源和成长,展望档案学未来,同时代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高大伟教授,承诺将精心筹备以确保顺利举办。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烨助理教授作为会议主办方代表再次表达了对所有参会专家学者、工作人员的感谢,并倡议档案学青年学者们携手同行,面向未来。此次会议以平等交流为特色,通过圆桌对谈、快闪报告、海报展示、“走进江苏”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为档案学青年学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体现了青年学者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励学敦行的进取精神。通过这次活动,青年学者们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将共同推动档案学科的发展,让档案学的空间更加辽阔和高远,打造一个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的档案学共同体。本次会议圆满落幕,期待下一次相聚。

编辑:孟焕

审核:周文泓

转自:档案那些事儿

  •   010-82500663
  •   erecord@126.com
  •   100872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信息楼404室
友情链接
  • 国家档案局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 电子文件管理百科

关注我们

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 © 2010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