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计算档案学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楼成功举办。项目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触发的计算档案学创新,贯穿档案学与人工智能的互赋能、深融合两大脉络,致力于构建计算档案学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及人才培育体系,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来自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等学界业界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证研讨会。
开题论证会现场
课题组内部围绕 “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计算档案学研究” 展开讨论,汇聚产学研用各方需求,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杭州市档案馆资源建设处处长梁凯、中石油档案馆副馆长王强、宝葫芦集团技术总监兼技术中心总经理吕玉娟等业界代表从档案资源管理体系问题、AI 应用中的实操困境及档案学人才与教育短板等方面提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实践部门面临的挑战与需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大伟教授、天津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潘未梅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马林青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许济沧讲师、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康胜利讲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后王为久、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后杨光等学界代表则从计算档案学理论体系重构、技术应用场景探索及国际交流与话语权构建等方面做出回应与思考。通过充分讨论与沟通,课题组进一步明确了技术快速迭代与理论滞后的冲突、数据开放需求与安全管控的平衡、传统管理模式与智能化流程的衔接等核心矛盾。未来需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跨学科协作、国际对话及实践验证,推动档案学从 “存史” 向 “智治” 升级,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数据支撑。
开题论证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计算档案学研究”进入全面启动阶段,课题组将精诚合作、协同攻关,力争以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研究实现理论研究及实践创新的双重突破。
撰文:赵婧羽
图片:张茜雅
审核:刘越男
排版:周雅丽